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6,图书馆纪事  (第5/7页)
以观和越从安也是,他们的确是体面人。    然而,当他来到图书馆,在唐书逸的指导下,一个字一个字敲毕业论文时,他明白了当体面人也有体面人的难处。    什么偏好、单调性、无差异曲线……在唐书逸看来是基本的经济学概念,但米其林就跟看天书差不多。    论文可以让唐书逸写,之后真正上台答辩的人只能是米其林,这样强专业性的考核中,米其林无法做到流畅转述,很有可能连基本概念都读不通顺,到时候怕不是会被老师怀疑代写,因此,在写论文的过程中,唐书逸也必须充当老师,还要穿插着看书、学习软件、制作经济模型,其结果就是写作归速,米其林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,汲取大量的经济学知识,看到了很多基础理论,对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概念。    比如供求关系,利润原则、竞争市场、寡头、剩余价值与资本,他埋头苦学,吸收知识,犹如海绵吸收水分,逐渐理解到过去从未理解过的社会规律。    ——“唐书逸,你比我学得更多吧?”    ——“嗯,那肯定要多得多。”    ——“你读这么多书,不会思考这个社会的运转方式吗?”    ——“这些只是很基础的理论啦,其实都跟不上时代了,现在我们的世界发展得很好了,其中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历史,真正符合现代的前沿理论不会在本科学习。”    米其林回想那些概念,对唐书逸来说,都已经是历史了吗?真是讽刺,能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